以新状态适应新常态,以新思路谋划新出路。安康高新区在2015年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突出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和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六大聚集区”,形成“十大功能圈”,加速完善功能建设。日前,记者走进安康高新区,亲身感受创新驱动在高新区演绎出时新日异的发展速度,以及科技创新为高新区带来的无尽活力。
36个重点产业项目形成“六大聚集区”的聚合效应
按照国家高新区的规划标准,安康高新区统筹了新型材料、富硒食品、先进制造、健康服务“四大产业”,布局了飞地经济、食品医药、新型材料、总部经济与物流、临空经济“五大园区”,始终按照“特色化、集群化、高端化”的要求,全力推进36个产业项目,全力打造“六大聚集区”。力争金属镍生产线建成投产,推进钒氮合金、LFT复合材料一期建成投产和二期主体开工建设,打造率先领跑全市循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材料产业聚集区;全力确保天贸物流城一期7月建成运营,启动二期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九州物流中心,打造线上线下双平台交易、辐射带动秦楚蜀渝的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确保南水汽配一期、帝奥电梯二期、三一机械、工业机器人、钟表机芯等项目年内投产运营,打造技术含量高、竞争实力强的先进制造产业聚集区;抓好荣氏饮品、北医大二期、阳晨饲料二期、天源植化和宝杰植化GMP改造等项目建设,确保有系列产品投入市场,打造彰显秦巴地区特色、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富硒生物产业聚集区;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创新消费业态,大力发展大型商贸、文化休闲、现代家政、健康服务等新型产业,增强高新区承接全市现代服务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要素完备、品位高端的现代服务产业聚集区;加快“飞地经济”园区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携手白河、岚皋、镇坪三县强化招商引资和加大向上争取扶持政策,促进企业和项目落地,打造承载主体功能区产业建设任务、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飞地经济”产业聚集区。在这36个产业项目工地,记者目睹之处,建设场景分外火热,处处都在上演着“高新速度”。
59个基础配套项目形成“十大功能圈”的聚集效应
“建设秦巴高新区,打造安康城市新中心”,带着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安康高新区今年计划实施基础配套重点项目59个,加速形成“十大”功能圈。全面加快创新东西路等11条道路,当年竣工6条,建成中心城市公交枢纽站、3座人行天桥和1500个车位的生态停车场,基本形成停驻便捷、高效畅通的城市交通圈;奋力推进重庆中元、学府新天地、高新现代城等9个商业项目建设,逐步形成购物集中、人气旺盛的现代商业圈;加快7个地产项目开发,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和移民搬迁工程,同步推进加气站、充电站等公共体系配套,逐步形成人居环境独特、满足改善性住房和刚性住房等不同群体需求的生态宜居圈;加快高新中学扩建、农村小学改造和幼儿园布局,实现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向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转变,逐步形成师资雄厚、群众向往的优质教育圈;推进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建成运营,启动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形成医院设施先进、医疗服务满意的医疗康健圈;进一步强化广场、居住区的体育设施配套,建成投用智能公共自行车系统,逐步形成吸纳大众融入、带动全民健身的体育运动圈;抓好森林城市建设,开展三大公园4A级景区申报工作,推进文化公园水上天街、茶文化产业园和文化创意项目建设,形成生态优美、彰显特色的文化旅游圈;加快仓房楼文化美食中心、两个亚朵酒店投运,推进安康国际饭店、威尼斯大酒店等6个酒店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地域特色浓厚、适合度假养心的休闲美食圈;深入推进数字化创业中心对外招商工作,启动总部经济与科技研发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逐步形成聚集财富、彰显品位的总部办公创业圈;实现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科技创业孵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四大服务平台”运营,开工建设富硒产品研发中心、阳晨科技大厦,积极引进电子信息产业研发中心,逐步形成创新成果丰硕、信息服务完善的科技研发统筹圈。据高新区外宣办工作人员介绍:安康高新区近年围绕“十大功能圈”建设,先后建成20余条骨干道路,同步配套水电气讯等管网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营3大生态公园、3大市民广场、6所新建学校、6大新型社区,6个餐饮酒店及商贸服务项目陆续建成,高新区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首选之地,成为全市重大项目落地和客商投资的首选之地。
利用多重要素推进“四大创新”发挥示范效应
安康高新区坚持最大限度整合发展要素,全力实施“四大创新”切实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进投融资创新。盘活园区各类资源,组建“高新集团公司+民营企业+银行”的PPP融资公司,通过PPP、BOT、TOT、私募资金等模式招引大集团公司和优质社会资金,利用其强劲的开发融资能力和资金综合平衡能力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银行、保险、信托、小贷、担保、典当等各类金融机构在高新区设立总部、后台服务机构和分支机构,配合加快农发行、长安银行北迁,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各类金融机构聚集地。充分利用高新集团公司融资平台,提升市场运营能力,拓展投资经营业务,持续创新融资模式,保障高新区自身资金需求。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坚持转变政府职能、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和资金效益的原则,在对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同时,在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探索更多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凡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都积极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交给社会力量承担。推进招商引资创新,深刻把握国家取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后的新常态,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承载能力,通过项目策划推介吸引投资,瞄准重点区域实现招大引强,围绕主导产业开展链式招商,突出主攻方向实施精准招商。重点抓好7大类25个具有明显投资优势的招商项目落户,让一切对外开放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招商引资的能量充分涌流。推进科技创新,紧紧围绕“建设秦巴特色高新区”目标,学习借鉴襄阳高新区经验,创新科技投融资、科技转化、知识产权市场化和科技人才聚集机制;依托数字化创业中心,加快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打造科技研发、企业总部、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四大发展平台”;支持企业建立科技研发平台,帮助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经济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迈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正在冲刺国家高新区创建的安康高新区,现在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之上,围绕着打造“六大聚集区”、形成“十大功能圈”的战略目标,为建设秦巴明珠,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