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是评价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是城市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争创文明城市。既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也是改善民生的过程。
1.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答:全国文明城市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较高,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和谐宜居的城市。
2.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答:创建文明城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更是一项合民情、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惠民工程。
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要包括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含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含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长效常态的创建工作机制。
4.全国文明城市由哪个国家机关命名,几年命名一次?
答:全国文明城市是由中央文明委命名,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次。
5.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宗旨是什么?
答:为民利民惠民育民。
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公共场所行为有什么要求?
答:1、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损坏花草树木、不吵架斗殴等。
2、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实行禁烟,有明显禁烟标识。
3、影剧院、图书馆等场所不大声喧哗、嬉闹。
7.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是谁?
答:广大市民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支持和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市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8.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市民哪些方面的支持?
答:①市民要对创建活动有所了解;
②市民言行举止要文明、人际关系要和谐;
③市民要支持和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9.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的交通行为有什么要求?
答:1、车辆、行人各行其道,遵守交通规则;
2、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
3、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1、全国文明城市,是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
2、“学雷锋日”指的是每年的3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指的是每年的12月5日。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4、志愿服务活动中“三关爱”的内容是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5、广大市民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也是全国文明城市的最大受益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着力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6、黄赌毒指卖淫嫖娼,贩卖或者传播黄色信息、赌博、买卖或吸食毒品的违法犯罪现象,是中国法律严令禁止的活动,是政府主要打击的对象,其刑罚从拘留至死刑不等。
7、“15分钟生活圈”是指从家里步行15分钟可以到达的农贸市场、运动场地、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
8、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9、中央文明委决定于2005年开展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活动。
10、中央文明办规定,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市民满意度低于70%的城市,取消参评资格。
11、中央文明委大力倡导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3、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4、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是指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15、我们应这样对待残疾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不占用盲道。
16、当别人遇到危险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见义勇为,伸出援助之手,对遇险人员进行及时救助。
17、按照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要求,当外地陌生人向我市市民问路时,正确态度是耐心热情回答,并热情指路。
18、对外来务工人员,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尊重并给予平等的权利。
19、志愿精神是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20、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指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建立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乡风文明建设、结对共建等八个平台,打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工作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引导机制。
21、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在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制定志愿服务单,形成三级服务网络,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服务队伍(平台)接单、提供志愿服务、群众评单等流程实现常态化群众性志愿服务。
22、诚信建设重点领域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个方面。
23、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
24、所在社区设有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能够提供流动人口登记、养老保险、居民医保、志愿服务、普法教育等便民服务。社区工作人员为民服务、主动服务意识强,服务热情周到,解答耐心细致,办事高效快捷,群众满意度高。
25、市民文明交通行为有:交通遵章率达标,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无闯红灯、乱穿马路现象,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26、符合“文明餐桌”行动要求的行为有:不剩饭、不剩菜,倡导节约,吃不完打包。
27、“门前四包”指的是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美化、包无乱设摊点。
28、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指标要求,倡导“垃圾减量分类”,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定时清运。
29、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要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30、倡导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要做到:践行“光盘行动”,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养成“够吃就好、剩余打包”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高档聚餐、非理性消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