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要闻

《安康日报》——打造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样板区

——“新安康门户区:安康面对世界的微笑”高新区系列报道之七
时间:2018-12-28 10:15 作者:周健 源自:安康日报

  深冬,走进安康高新区,犹如进入一个浩瀚无边的公园,红的枫叶、绿的香樟、黄的银杏……迎面扑来,像山水大师的巨著般横铺地面。带着丝丝寒意的空气,清冽而纯净,仿佛置身在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既没有雾霾,更谈不上污染,使人身心舒适惬意无比。

   安康高新区在打造安康经济发展新引擎之初,就充分运用这片区域山水环抱的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设置丰富多样的景观,着力打造高端的生态环境门户区。在编制总规、控规、详规、修规和城市设计等100余个规划中,优先考虑生态效果,坚持开发建设走到哪里,绿化绿植跟到哪里,生态环境修复就配套到哪里,全力为驻地企业和入住居民提供“推窗见山水,下楼寻乡愁”的优良环境。

   前瞻性的顶层设计,让安康高新区始终保持生态前置的理念,所有的项目建设前,绿化总是走在前列,把“森林高新”的理念深植干群心中。持续加大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也是高新增绿的最大保障。近几年来,高新区先后投入6亿多元,建成了安康大道、高新大道、秦岭大道等20多条生态景观林荫路,秦巴生态文化公园、北辰公园、飞地公园、运动草坪4大主题公园和高新市民广场、高新现代城、市民广场等一批公园广场绿地。在这些城市景观里,合理搭配的乔、灌、花、草及构建起保障生态安全的城市绿地空间体系,均形成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立体绿带,为冰冷的水泥建筑群配置了绿色的温度。数以万计的25公分以上的大树在道路两旁耸立,彰显着安康高新绿色、环保的形象和大气,以及包容的胸怀。

   “建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管好。”高新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副局长罗栓介绍,为了让高新区永葆绿色,城市管理执法局严格依法实施绿地占用、林木移植、护林防火等执法监管,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具体工作中,实行网络化管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夯实每个管理人员的责任,确保每栽植一棵树、一片草能够成活并生长,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

   同时,高新区还以森林城市建设为抓手,倡导驻地企业、单位和居民家中栽植绿植,全方位、立体化构建“绿色高新”。在开发建设中,还坚持用“公园城市”和“产城融合”理念,健全多规融合的规划体系,执行绿地系统规划和“绿线”管控不让步,实现了城市因生态而美、因绿宜居。到目前,高新区绿化总面积已达2600亩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高达5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真正成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示范样板区。

   好生态赢得了好口碑。近年来,高新区既成功进入了国家森林城市的行列,也吸引了众多外来投资者来高新区投资建厂、开发建设。并依托森林城市建设,让良好生态系统和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企业职工和城市居民的城市归属感,用优质的生态环境吸附和带动生产要素汇聚、商业繁荣和产城融合,助推安康高新经济腾飞。近年来,先后引进重大项目200多个,“五上”企业达170多家,驱动引领全市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头雁效应”充分彰显。

   在建设“安康新门户区”之际,高新区继续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把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城市质量、打造公园型城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推进月河、富家河生态治理,同步规划建设湿地公园和生态绿地系统,打造城市生态客厅,实现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同步规划建设新安康门户区北部生态屏障,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布局,力争到202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7%以上,主干街道树冠覆盖率达到60%以上,道路、水系绿化率达到80%以上,形成5分钟公园服务圈。并依托辖区公园、广场、道路、小区、院落和水系等绿地系统,扎实推进绿荫绿地串联成体,配套完善游乐、康养、休闲及美化亮化等设施,把安康高新区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和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

主办: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备案编号:陕ICP备09007544号-1 网站标识码:6109000015
地址:安康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 邮编:725099 邮箱:akgaoxinqu@163.com
招商电话:0915--3362200 24小时传真:0915--816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