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集团公司的小王,因上班迟到3分钟被高新区监察部门抓了“现行”被通报批评;高新区管委会的小李,因与客商“抢”电梯被提醒谈话。看似在小事上“较真”,实际上是高新区推进作风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安康国家高新区按照机制体制创新的总目标,结合市委、市政府赋予独立的人事、土地、规划等7项支持政策,在机构设置做文章,在人才招引上下功夫,在创新管理上出实招,逐步建立健全了一套既符合自身发展,又可以进行复制推广的机制体制,激活了机制体制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安康国家高新区秉持社会管理理念,从省级高新区正式挂牌的第一天起,就时刻把认知小事、化解小事上升为化解矛盾、推进发展的高度前置在思想上,落实在行动中。
人心齐,泰山移。就是种种把小事办成大事的作风和精神,凝集了人心、集合了力量。高新区正式成立五年多来,能够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能够始终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市10个以上百分点的速度,群众的支持也许就是最好的解读。而创建国家高新区收获的成功,再次印证了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释放的活力。
发展实践再次证明,近些年来,高新区始终本着锤炼敢于负责、勇于实践、敢为人先的精神,提升革旧鼎新、先行先试、善谋能干的水平,展现率先垂范、引领发展、锐意进取的风貌,营造阳光透明、守住底线、风清气正的氛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狠抓落实推进各个领域的最大融合,形成强大的合力推进建设。
与“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相融合,善于把干部危机感变成群众的幸福感,全力解决基本民生、重点解决底线民生、及时解决热点民生,妥善化解社会矛盾,为高新区发展提供社会保障。
与市场主体相融合,探索建立宽领域、多途径、深层次、可持续的多元化同融资机制和项目策划相生成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最大限度筹集基础设施和征地拆迁资金,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与简政放权相融合,按照“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的服务原则,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打造“阳光、透明、高效”的政务体系,形成“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工作机制。
与推进重点工作相融合,通过推行每周部署、半月督查、月底通报、半年考核、年底兑现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把准方向、上足发条、拧紧螺丝,为高新区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与政媒互动相融合,通过政媒互动变媒体事后监督为事前参与、事中了解、事后传播,借助媒体的力量推进各项工作、规范办事行为,为高新区的改革发展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与务实高效相融合,通过建立和实施高新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行竞聘上岗、绩效考核、能上能下、末位淘汰用人机制,打破身份限制,合理人才配置,建立不拘一格,为安康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提供智慧源泉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