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中美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论坛”在安康高新国际中学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俊民致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孝芳、市政协副主席黄秀玲出席。
此次活动由市教育局和安康高新区管委会主办,安康高新国际中学承办,旨在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发展理念和教育改革经验,促进安康基础教育的提升与发展,帮助安康中学教育尽快与国际接轨,推进中美教育零距离接触和交流。这是高新区管委会和高新国际中学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管理、专家治校、名校孵化”联合开发和联合办学模式,让学生接受最新、最全、最实用、最前沿优质教育的一次积极尝试。美国德克萨斯州格兰杰学区督察、格兰杰高中校长兰迪·威利斯,格兰杰高中国际部负责人琳达应邀出席,市直教育部门及安康9县1区100多所学校负责人共400多名教育界人士参与。
在为期一天的论坛上,兰迪·威利斯先后做了题为《困惑中的美国基础教育》和《美国家庭教育理念与实践介绍》的讲座。安康学院党委副书记胡鸿晓畅谈《大学需要怎样的中学毕业生》。高新国际中学校长余江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进行了《中美教育的差距始于中学》和《中美教育比较后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思考》的发言。这些专家学者们围绕中美基础教育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对中美教育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差异比较,加上高新国际中学奉上的特色社团展示,为论坛参加人员奉献了一道美味可口的精神文化大餐,也让他们看到了高新国际中学的实力和走向。
高新国际中学是我市教育创新的高地,建校以来一直与北京四中开展深度合作,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培养国际型人才,学校特设国际部,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和境外的知名中学、大学联合办学,从交流互访走向项目合作,从单向交流向多向交流发展,建立资源共享、师生互换、留学直通等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合作项目课程,让安康学子有机会接受更好的国际化教育。
赵俊民在致辞中说,学校是实践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场所,承载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更大范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与技术支撑安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重视基础教育、培养优秀人才已成为促进安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共识和必需。从这个意义上看,举行中美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论坛就是一次具体可持续发展和中美文化合作的实践,弥足珍贵,意义非凡。此次论坛既是一次成功丰硕的学术会,也是一次共促教育发展的合作交流会,为高新国际中学与格兰杰高中的学校互访、教学互动等办学业务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是安康与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良好开端,为安康基础教育走向国际化开启了一条畅通之路,必将对安康教育事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这次活动对安康高新区而言,只是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次新的实践。近年来,高新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累计投入10亿元左右的资金,积极探索融入社会资本发展社会事业,采取多元化办学模式,按照重点打造高新国际中学等3所名校、全面提升机场小学等5所学校、整合改造三元宫等7所小学的办校理念,从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入手,把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优先实施,促使优质教育资源人人共享,致力打造教育强区。仅2013年,高新区就投入500余万元,实行辖区内学生15年免费教育、并对考入一本、二本、三本学校的应届大学生,按照类别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和2000元一次性学费奖补。同时,安康高新国际中学也出台了对考入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学生,给予5万至25万元重奖的政策。全民办教,各尽其力,一种尊教、爱教、重教、兴教的氛围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