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高新区骨架路网逐步建成并开通运行的实际,高新区外宣办组织了文化艺术、媒体、方志、网络大V、地方群众、社区和规划干部等各界人士,先后历时2个月,五易其稿,初步确定了高新区部分道路的重新命名,现公示如下:
一、高新区道路重新命名所体现和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体现时代性。安康高新区是2009年底经省政府批复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省政府批复28平方公里,后因安康富强机场建设需要、市政府确定新增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规划预留控制总面积为55平方公里。安康高新区自2010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的鼎力支持下,按照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建设高新区”的战略部署,突出规划引领、基础先行、产业支撑、招商为要、创新推动的思路理念,特别是于2011年3月底托管汉滨区21个村12所小学总人口5.3万人以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现代城市新区、产业聚集区和创新示范区,在基础配套、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高新区骨干路网配套加快推进,三大主题公园、三大市民广场、九大社区,以及学校、医院建设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加快实施和完善,使高新区真正站在了安康改革开放的前沿。而高新区这些体现民生工程和发展成就的公共设施缺乏科学的命名支撑,似乎给人带来的一些遗憾。因此,高新区当前对道路命名首要考虑必须体现时代性,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2014年春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安康视察时指出“在汉江两岸拔起了安康这样一座现代化城市,出乎我的预料”,“在秦巴山区腹地嵌上了一颗明珠”。总理李克强的指示和国家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在本次道路命名上应该得到足够的体现;二是市级层面。市委、市政府做出“坚持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战略部署,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高新区的发展也是市委、市政府长期支持、鼎力扶持、科学指导的产物,在道路命名上必须充分考虑并实在体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意图和目标愿景,以及市委提炼的安康精神之概念;三是高新区层面。高新区的发展成就,是全区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合力攻坚的结果,是高新区在推进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自我加压、负重奋进的文化内涵,其中还包含了汉滨区原有的人文历史传承和高新人铸就的包容协同创新文化,加上过去地方固有的或已形成的民风民俗习惯等等,都是这次道路命名应该重点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遵循规范性。古往今来,中国人对道路进行命名活动,既有从实用主义态度出发,为好读、好记,以方便生产生活和出行的需求,也有寓意美好寄祈吉祥,彰显行业特性的文化内涵。当前,随着国家城市建设的科学规范,以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特别是人们对人文城市和智慧城市的新追求,对城市道路命名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既有严肃性,又有规范性,成为城市建设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实行道、路、街、巷的分级分方向命名,同一城市道路不能重名,同一命名的线路力求完整等,都是在道路命名活动中必须兼顾的重点,并且必须达到“路多名不乱”的目的。
(三)尊重历史性。对高新区的道路进行命名,是展示高新区对外开放形象、提升高新区对内、对外知名度的有效展示,也是对高新区历史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必须经得起未来历史岁月的磨砺。在命名中,要充分体现安康的自然秉赋,唯自然方能与岁月共沧桑。但对于有些历史上已约定俗成,或无甚语病的原命名,应尽量保留,它毕竟是伴随高新区成长的文化符号。如安康大道、花园大道、秦岭大道、汉江路、钻石路、北环快速干道等。
(四)突出关联性。关联性是指道路名称与有关地名或区域保持较高关联度,道路名称与有关地名、区域直接或间接相关。在对高新区的道路命名中,必须注意突出并统筹考虑高新区与老城区的呼应;大道命名要突出与高新区发展定位相呼应;路、街命名与所附大道、产业布局和企事业单位属性相呼应。呼应的语词应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褒义词或中性词,尽量不用贬义词,忌用与死亡、疾病、灾害等相关或谐音的词语,力求平实上口、雅俗适当,不宜复古生涩。
二、高新区道路命名所遵循的程序
以高新区现区内道路标识图为命名建议参照文本,命名发生变化的,用文字说明;继续保留原图标识名称的,只在《高新区道路重新命名建议表》中列出,本文不再释义。
(一)确定大道,理清纵横脉络。确定大道的标准:长3公里以上,宽40米以上(一般性标准为长5公里以上,宽60米以上,限于高新区道路规划现状,故降低大道标准)。
纵向大道:上(北)起下(南)止,由西向东分述,重新命名大道3条,保留原命名大道3条。共6条,为“六纵”。依次为:
1、新安大道。原高新十五路。北起民生大道(原创新六路),南止安康大道。长3.84公里,宽40米。
2、新康大道。原高新十路。北起民生大道(原创新六路),南止316国道。长3.65公里,宽40米。
3、高新大道。原大道命名保留。北起民生大道(原创新六路),南止安康大道。长5.18公里,宽50米。
4、秦岭大道。原大道命名保留。北起民生大道(原创新六路),南止安康大道。长5.27公里,宽40米。
5、花园大道(包括花园大道北段)。原大道命名保留。北起北环线,南止安康大道。长3.02公里,宽30米。虽宽度不符合本次大道命名标准,为尊重原地名原路名,故保留。
6、科技大道。原科技路升格为大道。北起民生大道(原创新六路),长3.48公里,宽40米。
横向大道:左(西)起右(东)止,由北向南分述,重新命名大道3条,保留原命名大道1条,共4条,为“四横”。依次为:
1、民生大道。原创新六路。西起新安大道(原高新十五路),东止高新区东北外缘(图未显示),长4.83公里再加向东延伸部分,宽40米。
2、明珠大道。原创新三路。西起新安大道(原高新十五路),东止建科路,长7.46公里,宽40米。
3、产业大道。原创新路。西起新安大道(原高新十五路),东止秦岭大道。长5.53公里,宽40米。
4、安康大道。西起316国道,东止花园大道路口。长3.03公里,宽50米。
(二)大道释义,明确命名内涵
1、纵向大道除保留的高新大道、秦岭大道和花园大道外,另3条大道分别以新安大道、新康大道、科技大道命名。在新增3条和原3条纵向大道中间,布局了高新区飞地经济、食品医药、新型材料、空港经济和总部经济与物流五大功能片区,分别以新安、新康、高新、秦岭、花园、科技词组命名,一是贴切顺意,朗朗上口,体现时代精神;二是保留高新、秦岭、花园词组,用“高新”体现高新区的建设定位(高且新),也是突出高新区对自己行政命名的尊重。用郁郁葱葱的“秦岭”一词,既说明高新区属秦岭山地伸向汉江的余脉之地理特征,亦表明对秦岭这座中国名山的敬仰,也彰显高新区重视生态建设的理念。用“花园”这个旧地名一词,既是保留高新区设立前原地名之记忆,也是难以割舍花园一词代表的美丽之意。三是将原科技路升格为科技大道,更是以此强调科学技术是高新区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高新区积累实力,走向区强民富的根本;四是将原高新十五路和高新十路分别升格为新安大道和新康大道,是为了让高新区在路网布局中,有安康地域符号,也暗寓了“新安康”之意。
通过对六条纵道命名的解读,既反映了高新区的地域特性,又说明高新区统筹新型材料、富硒食品、先进制造、健康服务“四大产业”,布局飞地经济、食品医药、新型材料、总部经济与物流、空港经济“五大园区”,注重科技投入和依靠科技增长,推进美丽富裕新安康建设的发展实质。同时,将这六条大道的名称内涵进行综合释义,就是高新区依靠科学技术的领先,努力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完整表述。
2、横向大道除保留的安康大道外,另三条大道分别依“民生”、“明珠”、“产业”命名。民生大道在高新区的北缘,与汉滨区的村镇相接,通过这条大道的命名,诠释高新区“一切发展为了人民”的科学发展观;“ 明珠”大道位于高新区五大功能区之北,北为上,寄望于高新区乃安康全市通过科技支撑推进大开发、大发展、大建设,能够全面实现李克强总理在安康调研时指出“在汉江两岸拔起了安康这样一座现代化城市,出乎我的预料”,“在秦巴山区腹地嵌上了一颗明珠”,“安康虽然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反过来讲,也有区位优势,有可能形成、也正在形成这一集中连片区域的交通枢纽”,“我这次到安康,汉江两岸灯火辉煌,而且雄心勃勃要在秦巴山区腹地开花,敢于向四周开放、敢于竞争”,希望安康“在秦巴山区中心开花,开出大花、结出硕果”的期待和厚望,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秦巴腹地璀璨明珠”的决策部署;产业大道南北,是高新区产业聚集地,以“产业”冠名这条大道,彰显高新区科技为本、产业兴区的发展理念,同时,蕴含了“坚持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的深刻寓意。
(三)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的命名释义。
1、纵向道路除已有大道和非数字序号命名之外,现由西向东命名。
(1)从高新十四路倒数至高新六路,分别以安康境内(入江口亦在安康境内)集水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汉江支流来命名,按此标准,支流数量不足的,再选安康境内历史上的汉江古镇,且以两字冠名,名末是“河”字的老码头来补充。按《安康地区地理志》(1984年出版)所载河流和码头进行甄选,由上游至下游,河流与古镇依序为池河、任河、洞河(镇)、岚河、月河、吕河、旬河、蜀河(镇)。依次重新命名后,即原高新十四路为池河路,高新十三路为任河路,高新十二路为洞河路,高新十一路为岚河路,高新九路为月河路,高新八路为吕河路,高新六路为蜀河路。命名的河流排序与道路排序一致,均为自西向东,顺流顺势。
水是安康最佳秉赋,也是最为珍贵的战略资源。进入上述命名序列的河流,是保障安康境内汉江水流量的重要支流。这些重要支流域和古镇码头,在安康人民利用汉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时期,其在整个汉水流域,知名度均是遐尔闻名。同时,它们也是安康地域人文包括商贸活动相对活跃和集中的地区。用这些河流和重镇来命名高新道路,不仅能为高新区地域符号强化,更让人们增添对汉水的亲近感。同时,从五行平衡来讲,高新区尤其东半部分,开发前原均为土梁旱地,自古缺水,现用河流冠名道路,也是一种五行补水的方式。祈望水润高新厚土,更加生机勃勃。
(2)从高新一路至高新五路,分别用安康市委宣传部对外发布的“安康精神”表述语词中所选取的“乐山”、“亲水”、“尚德”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崇文”、“尊贤”词组来依序重新命名。即高新一路为乐山路,高新二路为亲水路,高新三路为尚德路,高新四路为崇文路,高新五路(原图中未标明五路路名)为尊贤路。
原高新一路至五路,均与安康大道垂直相交,在安康大道此一段聚集的市政府重要部门较多,还有明星企业。五条路东西分布了高新区三大主题公园和学校,人气旺,人流多,在此处彰显安康形而上层面的价值符号,更有意味。“乐山”、“亲水”和“尚德”词义,市委宣传部在公布“安康精神”内容时,已在公开媒体作了释义,此处不在赘述。值得一说的是,亲水路是这五条路中最宽的,且与汉江路十字交叉,以水汇水,则旺人旺财,祥瑞十足;崇文路(原高新四路)与育才新路(原学府路)十字相交,崇文路右侧是高新中学,以“崇文”命名此路,有鲜明的导向和昭示意义;尊贤路(原高新五路,现图漏标注)南端与安康大道相交,大道两侧是政府部门,此路名为“尊贤”,有鼓励人们尊敬贤圣、向往贤圣之寓意。
2、横路除已有大道和非数字序号命名外,现由北向南命名。
原创新五路倒数至创新一路,有四条路需重新命名。现从中央办公厅2014年2月公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中,选取有关公民个人层面的四个词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分别命名原创新诸路。即重新命名后,原创新五路为爱国路,原创新四路为敬业路,原创新二路为诚信路,原创新一路为友善路。
安康高新区是省政府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上当前正在创建国家高新区的关键时期,应具有国家级风采,世界级眼光。其区内的空间符号应适当反映国家文明色彩。现用中央公布的公民个人层面行为规范内容,作为高新区道路的命名,既说明高新区讲政治,有国家意识,也是通过道路命名来彰显教化,引导区内公民个人爱国、爱岗,以诚信和友善修身达人。
(四)个别道路冠名不妥,需按关联性原则进行变更。
1、河东路变更为江平路。无河西路,焉有河东路,方位孤立,无比照,故变更。因原河东路与江安路走向一致,基本平行,且与平阳路垂直相交,变更为江平路为妥。一是与江安路合并寓“平安”之意,二是与平阳路有一字相切。
2、学府路变更为育才新路。学府路一般指向高等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所在地,高新中学虽然华贵,要独自撑起“学府”二字,毕竟显得名重于实。还是依循国内城市冠名惯例,用“育才”二字显得贴切,再缀以“新”字,也是与江南育才路有了呼应。
3、北环线变更为锦园东路。原北环线是连接锦园路、秦岭大道和明珠大道的一条正路,中间还与花园大道创业西路相交,叫北环线有些不妥。应将其视为锦园路的延伸,因其被秦岭大道分为东西,故称锦园东路。再说,将园区重点区间内、垂直大道间不足1.5公里的连接道路叫环线,确实不当。
(五)个别桥梁因道路命名变更而变更。
原创新三路跨越付家河桥名为创新桥,现因创新三路更名为明珠大道,故原创新桥更名为明珠桥,使桥路命名一致。
三、高新区道路重新命名一览表
|
注: 公示时间为15天(2014年6月17日至2014年7月1日),各位网友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akgaoxinqu@163.com,或致电(0915)8168536为谢。
高新区对外宣传办公室
2014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