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天沐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镍材循环经济产业及配套硫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编制完成,现将有关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告如下: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项目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总投资13.36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破碎筛分车间、电解车间、焙烧车间、制酸车间等,形成年产60万吨硫酸、2万吨电解镍的生产能力。
二、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主要影响及防治措施
施工期影响主要是工程占地对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次是扬尘、噪声、固体废物和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运行期影响主要是装卸料粉尘、制酸尾气、浸出和电解工序酸雾、锅炉烟气、生产废水、浸出渣等固体废弃物和设备噪声对环境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等的影响。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1.废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浸出等酸雾碱液吸收装置,制酸碱液尾吸装置,锅炉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处理后可做到废气达标排放;其他无组织废气可通过加强设备密闭和车间通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经预测正常情况下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2.废水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项目拟建设电解镍生产废水处理站、制酸系统酸性废水处理站、厂区综合废水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3.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选用低噪声设备,分别经减振、消声及隔声处理,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生产固废主要为电解生产线浸出渣、废水处理站石膏渣、废树脂、废活性炭等由相关厂家回收利用;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置。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相关规划要求,选址布局基本可行;在严格落实本环评报告、批复文件和工程设计提出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强化环境管理,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前提下,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从环评技术角度出发,项目建设基本可行。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方式和期限
公众若需了解更多有关项目环境影响信息,可于本公示10日内向建设单位或评价机构索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或补充信息。具体联系方式为:
建设单位:陕西天沐新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人:肖经理
联系电话:15509156788 Email:18609156885@163.com
环评单位: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市友谊东路438号,邮编710054)
联系人:王 工 联系电话:029-87821765 Email:xadkshpzx@126.com
查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网址:http://www.xian.cgs.gov.cn http://www.akgyyq.gov.cn
六、本次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①公众对目前环境状况及存在主要环境问题的看法;②公众认为本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哪些;③公众对项目建设和选址所持有的态度;④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建议和要求;⑤其他相关的建议和要求。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及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本项目有意见或建议,可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信函、面谈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评价机构反映。特此公告。
附:环境影响报告书
陕西天沐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镍材循环经济产业及配套硫酸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缩本)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二○一一年十二月 西安
⑴ 项目名称:年产2万吨镍材循环经济产业及配套硫酸项目
⑵ 建设单位:陕西天沐新材料有限公司
⑶ 建设性质:新建
⑷ 建设地点: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
⑸ 生产目标:年产60万t/a硫酸,2万t/a电解镍
⑹ 建设投资:13.36亿元
⑺ 占地面积:28hm2
⑻ 行业类别:有色金属冶炼(C33)
⑼ 可研编制单位:西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⑽ 评价单位: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证书号:国环评证甲字第3610号
项目建设厂址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店湾村。
安康处在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居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阳安、襄渝、西康铁路交汇与此,210、316国道通过境内,汉江水运能通航50~100t的船舶,水运里程495km。交通较为便利。
本项目总占地28hm2,为规划的工业用地,用地近似呈长方形布置,为梯形,南北长约1400m,东西长约280~400m,场地地势平缓。
项目组成见表1。
表1 项目组成
项目组成 |
主要建设内容 | |
主体工程 |
电解镍生产线 |
⑴原料制浆工段:包括筛分破碎室、球磨机室、泵房、浓密池等; ⑵浸出工段:浸出反应釜、硫酸贮槽、矿浆泵、酸泵、渣液分离系统等; ⑶中和沉镍工段:中和沉镍车间、浓密池; ⑷酸溶工段:包括酸溶槽、酸溶后液中间槽、萃前液贮槽、酸溶渣浆化洗涤槽等设备; ⑸萃取工段:萃取车间包括萃取箱、原液储槽、余液储槽等; ⑹镍电解车间:车间内共有176个隔膜电解槽,24个种板电解槽; ⑺氢氧化钴制备:包括硫酸钴溶液储槽、沉氢氧化钴槽等。 ⑻石灰消化车间主要为电解镍生产提供石灰乳,设石灰消化器2台,配套球磨机、螺旋分级机等设备 |
硫酸生产线 |
建设2套30万t/a硫酸生产装置,单套生产装置包括以下内容: ⑴精矿备料工段:由硫精砂贮存、筛分松散及上料等工序组成; ⑵焙烧工段:包括焙烧、烟气余热回收、收尘及排渣等工序,配置一台75m2的沸腾焙烧炉; ⑶制酸工段:采用稀酸洗涤半封闭循环净化,两转两吸制酸(3+2)工艺 | |
辅助 工程 |
焙烧炉余热锅炉和发电站 |
为回水硫酸生产线焙烧炉余热,在2台焙烧炉后分别设余热锅炉房,各设一台蒸发量为45t/h的余热锅炉,配套建设2座化学水处理站,能力均为60t/h;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送余热发电系统。每台余热锅炉配套一台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单台发电机组平均发电功率4000kW |
热电站 |
新建35t/h 流化床锅炉为电解镍提供工艺用汽。配套锅炉鼓、引风机、化学水处理站,背压式气轮发电机、化学水处理站除盐水生产能力为45t/h | |
尾矿库 |
新建干堆尾矿库、尾矿库总库容153.6×104m3 | |
空压站 |
微油螺杆空压机2台(1用1备);水冷空压机3台(2用1备) | |
机修车间 |
面积2304 m2 | |
公用 工程 |
给水 |
水源取自汉江,厂区建1500m3新水高位水池2座、1500m3回水高位水池1座,5个2000 m3硫酸新水高位水池 |
循环水 |
⑴电解镍生产线设硅整流设备冷却循环水系统。 ⑵硫酸生产线设2个独立循环水系统:焙烧循环水系统、硫酸循环水系统。 ⑶辅助工程设3个独立循环水系统:锅炉冲渣循环水系统、空压机站循环水系统、余热发电站循环水系统 | |
排水 |
采用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生产废水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后全部回用 | |
采暖 |
热源采用厂区余热发电站提供的0.2MPa低压蒸汽,采暖总热负荷729KW | |
制冷 |
车间采用风冷柜式空调机组 | |
供电 |
⑴供电电源引自关庙变电所,供电距离3Km,两路架空进线。 ⑵厂区建110kV总降压变电站(含镍电积整流装置)、各车间10/0.4kV变电所 | |
通风系统 |
各车间设机械通风系统 | |
储运工程 |
库房及堆场 |
硫精矿仓2座:面积6654m2×2=13308m2; 红土矿原料堆场1座:面积12887m2 试剂库房(储存辅助材料等试剂)1座:面积1800m2; 成品库房(电解镍成品)1座:面积756m2 |
罐区 |
硫酸生产线布置有成品浓硫酸贮罐10个,每个贮罐容积约3215m3。正常贮存量4717t。 电解镍生产线浸出车间布置有硫酸储槽8个,每个储槽容积约1500m3 | |
厂外运输 |
红土镍矿运输依托火车和汽车运输。其他厂外货物采用汽车运输,全部依托社会运力。 | |
进厂汽车专用公路工程长度6km,316国道关庙镇老君关大桥东侧至红土镍矿堆场 | ||
厂内运输 |
厂内运输和车间内部运输采用皮带、天车、汽车及叉车相结合的运输方式 |
项目拟采取的主要工艺见表2。
表2 项目采取的主要生产工艺
主体工程 |
生产工序 |
工艺选择 |
电解镍生产 |
浸出 |
高温低压酸浸工艺 |
净化 |
中和沉镍、酸溶、萃取净化工艺 | |
电解 |
硫酸镍溶液电解沉积工艺 | |
硫酸生产 |
焙烧 |
沸腾炉氧化焙烧,用余热锅炉回收高温炉气余热,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除尘。 |
炉气净化 |
一级洗涤器、填料塔、二级洗涤器、两级电除雾器进行烟气的除尘降温净化 | |
转化吸收 |
“3+2”两转两吸装置 |
据现场调查,项目评价区内无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点,评价区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环境空气、水体及居民点等,但本项目占地范围内和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居民应全部搬迁。因此,在对硫酸生产区600m范围,电解镍生产区1000m范围居民实施搬迁后,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3。
表3 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 类别 |
环境 要素 |
保护对象 |
相对位置 |
保护 内容 |
保护目标 | |||
名称 |
户数 |
人口 |
方位 |
距离 (m) | ||||
项目 厂区 |
环境 空气 |
东站村 |
2046 |
3975 |
SE |
3000 |
人群 健康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标准 |
皂树村 |
932 |
2327 |
SE |
4200 | ||||
张山村 |
349 |
1366 |
E |
2500 | ||||
蔡垭村 |
170 |
730 |
NE |
2700 | ||||
刘湾村 |
229 |
932 |
NE |
4600 | ||||
大垭村 |
177 |
685 |
N |
5000 | ||||
庙山村 |
179 |
721 |
E |
3200 | ||||
金星村 |
1211 |
2583 |
SE |
2800 | ||||
西湾村 |
416 |
818 |
SE |
3000 | ||||
大李村 |
246 |
917 |
SE |
500 | ||||
小李村 |
249 |
915 |
SE |
2600 | ||||
店湾村 |
237 |
913 |
- |
0 | ||||
徐岭村 |
406 |
1549 |
SW |
800 | ||||
桑树湾村 |
132 |
519 |
SW |
700 | ||||
庙山村 |
163 |
603 |
SE |
800 | ||||
黄岭村 |
244 |
878 |
NE |
950 | ||||
曾岭村 |
272 |
1054 |
NE |
1800 | ||||
柑树村 |
571 |
2262 |
SW |
2400 | ||||
吴台村 |
372 |
1181 |
SW |
3000 | ||||
周台村 |
909 |
1724 |
SW |
3800 | ||||
捍卫村 |
701 |
1397 |
SW |
4300 | ||||
红专村 |
112 |
405 |
SW |
3300 | ||||
新增村 |
172 |
659 |
SW |
2800 | ||||
文化村 |
426 |
1541 |
W |
3200 | ||||
田沟村 |
190 |
754 |
W |
2400 | ||||
陈坑村 |
174 |
665 |
W |
2200 | ||||
勇胜村 |
411 |
1627 |
W |
1900 | ||||
汪湾村 |
299 |
1267 |
NW |
2100 | ||||
老龙村 |
170 |
617 |
NW |
4400 | ||||
金华村 |
259 |
938 |
NW |
3200 | ||||
花心村 |
274 |
971 |
NW |
4500 | ||||
奠安村 |
353 |
1299 |
SE |
4600 | ||||
王湾村 |
410 |
1578 |
SE |
4600 | ||||
立石村 |
420 |
1415 |
SE |
4500 | ||||
白庙村 |
342 |
1326 |
S |
4700 | ||||
油房村 |
410 |
1690 |
SW |
4800 | ||||
心石村 |
238 |
1012 |
SW |
4800 | ||||
地表水 |
汉江 |
/ |
/ |
S |
2500 |
地表 水质 |
地表水Ⅲ类标准 | |
地下水 |
厂区及附近区域 |
地下水质 |
《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 | |||||
尾矿库 |
曾岭村二组 |
19 |
74 |
W |
150 |
人群安全 |
500m范围内居民安全 | |
蔡垭村一组 |
16 |
22 |
E |
230 | ||||
蔡垭村二组 |
24 |
83 |
E |
160 | ||||
地表水 |
汉江 |
/ |
/ |
S |
2000 |
地表 水质 |
地表水Ⅲ类标准 | |
地下水 |
尾矿库库区及下游区域 |
地下水质 |
《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 | |||||
进场 道路 |
环境空气、噪声 |
工业场地至乡村公路两侧200m范围内的村民居住点 |
运输扬尘 交通噪声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 |
工程建设期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占地、地基处理、地面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的影响,以及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影响等。建设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空气、声环境、交通、植被等环境要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是中等程度或轻微的影响。生产期对环境要素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空气、声环境、水环境、环境风险和交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是中等程度或轻微的。
电解镍生产线主要污染源分析见表4。硫酸生产线主要污染源分析见表5。
表4 工程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及环评对策
污染 类别 |
车间工序 |
污染源名称 |
污染物种类 |
可研采取治理方案 |
环评对策措施 |
废气 |
浸出工序 |
浸出废气 |
硫酸雾 |
湿法净化 |
二级碱液吸收处理 |
酸溶工序 |
酸溶槽废气 |
硫酸雾 |
/ |
二级碱液吸收处理 | |
萃取工序 |
萃取槽废气 |
硫酸雾、非甲烷总烃 |
/ |
对萃取槽澄清面密闭 | |
电解工序 |
电解车间 |
硫酸雾 |
覆盖聚乙烯球 |
电解槽增加集气吸收措施 | |
石灰乳制备工序 |
石灰料仓废气 |
粉尘 |
/ |
布袋收尘 | |
石灰乳制备废气 |
蒸汽、粉尘 |
/ |
湿式除尘 | ||
废水 |
浸出、酸溶工序 |
酸雾洗涤废水 |
pH、盐类 |
/ |
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 |
中和沉镍工序 |
除镁滤液 |
pH、盐类、重金属 |
返回浸出工序 |
/ | |
滤布冲洗废水 |
重金属 |
/ |
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 | ||
萃取工序 |
反萃及有机相净化过程产生废水 |
pH、有机物、重金属 |
废水处理站 |
/ | |
电解工序 |
洗板废水 |
pH、重金属 |
/ |
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 | |
氢氧化钴工序 |
沉钴母液 |
pH、重金属 |
废水处理站 |
/ | |
氢氧化钴洗涤废水 |
pH、重金属 |
返回浸出工序 |
/ | ||
冲洗地面废水 |
pH、重金属、悬浮物 |
/ |
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 | ||
固废 |
浸出工序 |
浸出尾渣 |
硅、钙、铁 |
尾矿库 |
尾矿库进行防渗 |
中和沉镍工序 |
净化渣 |
钙、镁 |
尾矿库 | ||
萃取工序 |
富锌渣 |
碳酸锌 |
外售 |
厂址设防渗临时贮存设施,外售有资质单位处置 | |
废离子交换树脂 |
树脂 |
/ | |||
废活性炭 |
活性炭 |
/ | |||
废水处理站 |
污泥 |
钙、重金属等 |
/ | ||
噪声 |
矿石制备 |
振动筛 |
设备噪声 |
房间内 |
基础减振 |
颚式破碎机 |
设备噪声 |
房间内 |
基础减振 | ||
球磨机 |
设备噪声 |
房间内 |
基础减振 | ||
砂浆泵 |
设备噪声 |
房间内 |
基础减振 | ||
浸出工序 |
风机 |
设备噪声 |
室外 |
基础减振、消声器 | |
泵类 |
设备噪声 |
室外 |
基础减振 | ||
中和沉镍工序 |
压滤机 |
设备噪声 |
房间内 |
基础减振 | |
泵类 |
设备噪声 |
房间内 |
基础减振 | ||
酸溶工序 |
压滤机 |
设备噪声 |
房间内 |
基础减振 | |
泵类 |
设备噪声 |
房间内 |
基础减振 | ||
萃取工序 |
泵类 |
设备噪声 |
房间内 |
基础减振 | |
电解工序 |
风机 |
设备噪声 |
房间内 |
消声、基础减振 | |
泵类 |
设备噪声 |
房间内 |
基础减振 | ||
氢氧化钴工序 |
泵类 |
设备噪声 |
房间内 |
基础减振 | |
石灰乳制备工序 |
球磨机 |
设备噪声 |
室外 |
基础减振 | |
泵类 |
设备噪声 |
室外 |
基础减振 |
表5 硫酸生产线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及环评对策
污染 类别 |
车间工序 |
污染源名称 |
污染物种类 |
项目采取治理方案 |
环评要求措施 |
废气 |
备料工序 |
精矿仓装卸料废气 |
粉尘 |
密闭收尘、袋式除尘器 |
/ |
转运站装卸料废气 |
粉尘 |
密闭收尘、袋式除尘器 |
/ | ||
焙烧工序 |
焙烧炉下料口废气 |
粉尘 |
密闭收尘、袋式除尘器 |
/ | |
焙烧炉尾部卸料废气 |
粉尘 |
密闭收尘、袋式除尘器 |
/ | ||
制酸工序 |
制酸尾气 |
SO2、硫酸雾 |
两转两吸、碱液尾吸装置、80m排气筒 |
/ | |
无组织废气 |
SO2 |
/ |
加强密闭 | ||
酸罐区 |
无组织废气 |
硫酸雾 |
/ |
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 | |
废水 |
制酸系统 |
烟气洗涤净化酸性废水 |
pH、盐类、重金属 |
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 |
/ |
酸雾器冲洗酸性废水 |
pH、盐类、重金属 |
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 |
/ | ||
循环水系统 |
间接冷却排水 |
外排 |
进入厂区综合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 | ||
车间地面 |
地坪冲洗废水 |
pH、SS |
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 |
/ | |
固废 |
制酸工序 |
废催化剂 |
危险废物 |
有资质单位处置 |
厂区建临时贮存设施 |
废水处理站 |
石膏渣 |
一般固废 |
送尾矿库堆存 |
/ | |
废水处理站 |
污酸渣泥 |
危险废物 |
有资质单位处置 |
厂区建临时贮存设施 | |
噪声 |
备料 |
振动筛 |
噪声 |
房间内、基础减振 |
/ |
除尘风机产生噪声 |
噪声 |
房间内、基础减振、消声 |
/ | ||
焙烧 |
炉前风机 |
噪声 |
室内、基础减振、消声 |
/ | |
除尘风机噪声 |
噪声 |
室外、基础减振 |
/ | ||
制酸 |
SO2风机 |
噪声 |
室内、基础减振、消声 |
/ | |
循环冷却塔 |
噪声 |
室外、基础减振 |
/ | ||
净化工段泵类 |
噪声 |
室外、基础减振 |
/ | ||
干吸收工段泵 |
噪声 |
室外、基础减振 |
/ | ||
成品工段泵 |
噪声 |
室外、基础减振 |
/ |
评价针对本项目各生产线提出的针对性要求与建议详见表6。
表6 环保措施要求与建议
车间 |
类别 |
污染控制 |
措施内容 |
主要作用 |
电解镍生产线 |
要求 |
浸出工序酸雾 |
碱液喷淋吸收塔+湍球塔二级吸收处理工艺 |
减少废气中的硫酸雾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酸溶车间酸雾 |
碱液喷淋吸收塔+湍球塔二级吸收处理工艺 | |||
电解车间酸雾 |
阳极室集气收集,废气碱液体吸收处理 | |||
萃取车间酸雾和挥发有机物 |
车间通风 |
保证车间环境空气质量 | ||
石灰乳制备车间 |
石灰料仓布袋收尘+石灰消化器湿式除尘装置 |
减少粉尘外排对环境的影响 | ||
无组织酸雾控制措施 |
加强各种槽、反应釜的密闭 |
减少无组织酸雾对环境的影响 | ||
建议 |
电解车间酸雾 |
电解槽密闭 |
减少无组织酸雾对环境的影响 | |
硫酸生产线 |
要求 |
制酸尾气 |
尾气碱液吸收装置 |
减少制酸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连锁控制装备和在线烟气监测设施 | ||||
无组织粉尘 |
按工段在硫精砂矿仓及转运站物料下料点、进出料口等部位设置密闭收尘、袋式除尘器 |
减少含重金属粉尘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
建议 |
/ |
建议用硫磺进行开炉点火,烟气直接用于制酸,有效减少开炉烟气的非正常排放 |
降低非正常排放影响 | |
/ |
建议开炉、停炉尽量避开植物的扬花期。在项目周围种植对SO2具有抗性的作物,如油菜、玉米、红薯、辣椒等,避免或减轻SO2对农作物的危害 | |||
辅助公用工程 |
要求 |
锅炉废气 |
废气采用高效除尘+双碱法脱硫设施 |
降低锅炉废气污染和SO2、SO2排放总量 |
在设备招标中必须提出低氮燃烧要求 | ||||
排气筒必须留监测孔和监测平台 | ||||
煤场扬尘 |
储煤场必须设防风抑尘网,煤场道路、汽车卸煤和转运点设定期喷雾洒水防尘措施 |
降低粉尘污染 | ||
食堂废气 |
含油烟废气净化系统 |
减少油烟废气影响 | ||
建议 |
锅炉废气 |
预留脱氮位置 |
降低NO2排放总量 |
在严格实施工程可研和评价补充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评价针对本项目提出的以下要求与建议,详见表7。
表7 环保措施要求与建议
项目 |
类别 |
污染控制 |
措施内容 |
主要作用 |
电解镍生产线 |
要求 |
工艺废水 |
建设电解镍生产废水处理站,建议采用石灰铁盐(铝盐)法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不小于400m3/d |
处理后回用,保证废水零排放 |
建议 |
含镁废水 |
建议积极开展含镁废水蒸发结晶生产七水硫酸镁技术 |
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证废水零排放 | |
硫酸生产线 |
要求 |
污酸和酸性废水 |
分别建设污酸和酸性废水处理站, 污酸处理采用石灰石中和法,将污酸pH中和至2~3,渣外运,上清液进酸性废水处理站,与其他酸性废水一并采用石灰-铁盐法处理,要求污酸处理站规模不低于600m3/d,酸性废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应不低于950m3/d |
处理后回用,保证酸性废水不外排 |
公辅工程 |
要求 |
循环冷却水和化学水处理站排水 |
厂区建综合废水处理站对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及化学水处理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建议采用中和+絮凝沉淀+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反渗透工艺,设计阶段进一步根据水质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或另行设计 |
保证循环水系统排水可全部回用不外排 |
生活污水 |
生产厂区和生活区内均设置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二级生化处理装置,厂区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生活区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
保证循环水系统排水可全部回用不外排 | ||
其他 |
要求 |
循环水 |
加强循环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尽可能提高各个循环水系统浓缩倍数,减少废水排放量 |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
排水 |
污污分流、清污分流、分质处理、中水回用 |
优化用水方案,实现废水零排放 | ||
建立雨污分流系统 |
收集车间厂区的初期雨水,送酸性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回用。初期雨水收集池不小于2000m3 |
避免初期雨水携带污染物排出厂外,污染环境 | ||
事故水收集池 |
要求浸出车间事故池容积不小于一个浸出反应釜容积,即不小于520m3,电解车间事故池容积不小于车间内最大储槽容积,即不小于200m3 |
避免事故情况下废水污染物排出厂外,污染环境 | ||
酸性废水处理站建事故水池,容积不低于600m3,满足24h酸性废水的储存量。电解镍废水处理站建事故水池,容积不低于350m3,满足24h废水的储存量。 |
主要噪声防治措施如下:
⑴ 总图设计上合理布局,将高噪声源远离厂界,集中布置、管理。
⑵ 拟建工程各类泵型主要是水泵、加压泵、提升泵、循环泵、酸碱泵、砂浆泵等,其噪声主要是电动机运转噪声、泵抽吸物料时产生的噪声以及泵内物料波动激发的泵体辐射噪声。主要控制措施,在泵机组和电机处设置隔声罩或局部隔声罩,泵的进出口接管采用挠性连接和弹性连接,减少噪声传递;泵机组采用金属弹簧、橡胶减振器等隔振、减振处理。
⑶ 风机噪声
本项目风机主要有除尘引风机、锅炉风机、车间风机等,风机噪声主要来自进、出口部位辐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风机噪声控制在满足风机特性参数的情况下优选低噪声风机,风机进、出风口加装阻抗复合式消声器,采用基础减振、管路选用弹性软连接,严把风机质量关,提高风机安装精度,减少风机的机械噪声。
⑷ 冷却塔噪声
冷却塔噪声是由于塔内冷却落水对池水的大面积连续的液体间撞击产生的稳态水噪声,一般来说,冷却塔噪声的治理分为塔内、塔外两条基本途径,塔内以声源的降噪治理为主,如采用倾斜组管件或在集水池上部架设细眼丝网等措施;塔外则包括传声途径上的声波阻隔、声波吸收(沿程吸收衰减)及距离衰减等三种方式,如设置绿化带、敏感点远离噪声源及设置声屏障等措施。
⑸ 空压站噪声
拟建项目集中设置2座空压站,空压站高噪声源相对集中,设置在空压站内,评价建议在房间内墙体设计采用吸声材料,门窗设计选用隔声型。
⑹ 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⑺ 厂界围墙设实体围墙。
⑻ 加强厂区绿化,厂界周围设置绿化带。
在采取工程及评价提出的噪声控制措施后,可有效降低厂界噪声。经预测,厂界昼、夜间噪声均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要求。
主要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如下:
⑴ 电解镍生产尾渣包括浸出渣和净化渣(钙镁渣)尾矿库暂存。
⑵ 污酸处理石膏渣应优先综合利用,尾矿库作为备用贮存设施贮存。
⑶ 锅炉灰渣为一般固体废弃物,作为建材原料综合利用。
⑷ 废树脂、废活性炭、污酸渣泥等属于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⑸ 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钒触媒,由厂家回收利用。
⑹ 生活垃圾收集后交当地环卫部门,送安康市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主要地下水防治措施如下:
⑴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废水输送管线的建设和施工应严格把好质量关,尽量减少管线弯头,管线的法兰连接必须安装防水密封垫,管线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水压试验检查可能的渗漏点。
⑵ 评价要求厂区内生产废水管线、回用水管线尽可能采用明管或架空方式,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跑冒滴漏。若必须采取地下管道时,应采取防渗漏措施。
⑶ 应做好项目生产区场地的防渗,地面硬化处理。浸出车间、制酸车间、产品罐区、中间品储罐(储槽)、管廊、污水处理站、事故池等地面应采取防渗和导流系统;事故池废水导流管道应采取耐腐蚀材料,事故排放的酸性废水、消防废水可导流至事故池,避免物料下渗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⑷ 固体废物必须分类收集,指定地点堆放,严禁乱堆乱放。厂区临时堆存场所必须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中要求。
⑸ 厂区内焙烧渣、锅炉灰渣、石膏渣等一般固废临时贮存场所进行防渗处理,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中的防渗要求。
⑹ 厂区内废催化剂、废离子交换树脂、废活性炭、富锌渣、污水处理站污泥等危险固废临时贮存场所进行防渗处理,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中的防渗要求。
⑺ 尾矿库应严格按Ⅱ类一般固体废物堆放场的防渗性能要求,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和厚度1.5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
⑻ 建立厂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
⑼ 加强厂区周边地下水的监测,确保居民用水不因项目建设而受到影响。
工程设计在厂区道路两旁及建筑物之间的空地种植树木、花卉和草皮等,绿化均选用抗SO2、酸性污染较强、对粉尘具有阻挡、吸附和过滤作用且适于当地生长条件的树种及植物,绿化率15%左右。
本工程采用先进的镍冶炼技术和国内普遍使用的制酸技术,运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资源能源利用率高,原辅材料、产品纯度高,包装和使用清洁,工艺上采取了防止物料跑、冒、滴、漏的措施,污染物排放量比同类型企业的大大减少,产污水平较低,对制酸系统焙烧烟气余热充分回收并梯级利用蒸汽为镍冶炼工序供热,基本实现固体废物和工艺废水资源化合理利用。因此,工程建设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整体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要求。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2011]1028号对项目进行备案。
项目符合《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安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安康市“十二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
本项目厂址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要求;拟建厂址交通较便利,物料来源及供电、供水等有保障;项目运行期间对外环境影响较小,环境风险可接受。综合对比分析,评价认为,在搬迁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居民前提下,选址基本可行。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相关规划要求,选址布局基本可行;在严格落实本环评报告、批复文件和工程设计提出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强化环境管理,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前提下,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从环评技术角度出发,项目建设基本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