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位谋其政,然而少数党员干部怕出事、少干事,占位子、摆样子,认为多干事、多出错,时常把“多做多措、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挂在嘴边,让让躺平式干部变得理所当然。纠治这类“干部作风病”,必须猛下药,强化问责监督机制,通过完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失职渎职问责制度来治病治根,让躺平式干部无处遁形;完善三项机制,让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挂钩,从制度上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用人导向,巩固党员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党的事业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要向躺平式干部传导躺不住的压力,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必须用好用足问责追责机制,采取约谈提醒、严格问责处理等方式,用严的主基调抓好躺平式干部处理处置。坚持党员教育管理与干部监督问责追责机制相结合,不断扎牢不能躺、不敢躺的制度笼子,推动形成严管厚爱的长效机制,用严的纪律让让躺平式干部无处遁形住。
探索建立躺平式干部跟踪问效监督管理机制,支持和鼓励躺平式干部放下包袱、提振精气神,让躺平式干部敢干不敢躺,让党员干部在岗在位在状态。尊重和鼓励躺平式干部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做到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让躺平式干部重振干事创业决心,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