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政企沟通,紧密政企关系,全面展示加强作风建设工作成效,安康高新区通过建立“五项机制”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打造有品质有温度的营商服务环境,促进政企沟通常态化。
一是建立政策服务机制。设立咨询服务台,开展“入企走访送服务、讲政策”活动,推动各项惠企利民政策落实落地;通过微信、抖音、营商服务系统、“政策通”平台、惠企“一码通”等渠道,实时更新推送新规定好政策,实现政策发布全覆盖、政策解读最权威、政策推送更精准、政策落地更高效、政策督导更有力。
二是建立市场响应机制。拓宽投诉受理渠道,通过监督投诉直通车“随手拍”“办不成事反映处”“意见箱”“有事码上说”“好差评”“12345”服务热线等方式,全方位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推行“一企一联络员”,紧盯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烦心事、操心事,运用大数据分析对比,及时消除影响发展“中梗阻”。
三是建立月沟通机制。坚持县级领导“包片”、若干专班“包面”、上下联动“包点”和“征地拆迁+项目建设+X”项目推进制度,实时收集整改营商环境、项目建设、政策落实等方面意见建议;针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分析形势、研究对策,通过“半月评比,每月观摩,季度考核”倒逼任务落实。
四是建立季调度机制。每季度开展1次实地调研、召开1次政企座谈会,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分析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发挥营商环境“一委九中心”服务职能,从企业开办、融资信贷、贸易投资、纠纷解决、企业退出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系统化的保障服务,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五是建立年度测评机制。围绕职能部门服务效能、12345热线营商环境工单、涉企政策解答、市场主体反映问题改进等工作,纪检监察工委、区营商办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问卷调查,公开征集政务服务、财税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法治服务等方面满意度,满意度调查结果纳入优化营商环境年度目标责任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