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责任重于泰山,保护国家秘密,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今年五月,是我国第三十四个保密宣传月。如何增强保密意识,提高防范意识,进一步维护国家安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知识吧。
什么是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如何区分国家秘密的密级?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绝密: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机密: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泄露。
秘密: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是什么?
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政党的秘密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
国家秘密标志是什么?
国家秘密标志是一种法定的文字与符号标识,用以表明所标识的物品(载体以及设备、产品等)承载内容属于国家秘密,并提示其密级和保密期限。
国家秘密标志形式为“密级★保密期限”“密级★解密时间”或者“密级★解密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有多长时间呢?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长期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国家秘密事项,保密期限也可确定为长期。
什么是国家秘密载体?
国家秘密载体(简称“涉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纸介质:纸质涉密文件、资料、书刊、图纸等。
光介质:CD、VCD、DVD等各类光盘。
电子介质:各类U盘、移动硬盘等。
磁介质:硬磁盘、软磁盘、磁带等。
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与每位公民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增强自身安全保密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这些注意事项,记住啦!
照片不能任意拍
不要在军事基地、军用港口等地拍照,更不要在朋友圈分享部队训练、武器装备等照片。
朋友不能随便交
对网络上某些“不请自来”的好友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在未识别对方身份时即向其透露自己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及工作内容。
工作不能盲目找
求职时应擦亮双眼,遇到对方以兼职、征稿为幌子索要信息、套取情报的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拒绝。
器材不能违法买
不非法购买或出售卫星数据接收卡、无线摄像笔、实时视频无线监控器、GPS跟踪定位器、钥匙扣密拍器等专用间谍器材。
信息不能任性晒
不要随意在互联网上泄露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工作性质;尤其是军事爱好者不要过多暴露自身信息,以防被别有用心者盯上,进而予以腐蚀拉拢和策反。
线索不能擅自瞒
除此之外,也要提醒大家,一旦发现可疑线索不能擅自隐瞒。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和线索,均可拨打国家安全机关“12339”举报电话进行举报。
“保守机密,慎之又慎。”这是毛泽东同志为保密工作所作的题词。翻开党的保密战线历史,革命先辈们保密工作中,演绎了无数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下面就跟随小栗子一起学习百年党的保密历史,传承对党绝对忠诚红色基因。
手机里的保密事项
手机是大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但手机的保密须知,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手机存在严重安全保密风险,是境外情报机构搜集情报、窃取秘密的重要渠道。加强手机使用保密管理是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手机存在的泄密隐患
1.手机是开放的通信系统,通信信息随时可被截获,还会被跟踪定位。
2.关机状态下可被远程遥控打开,泄露一定距离内的声音。
3.旧手机中的信息删除后,通过技术手段可恢复还原。
手机使用“六不”
1.不连 不存
不将手机作为涉密信息设备使用,不连接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及载体;不存储国家秘密;不用记事本、备忘录记录涉密工作事项;不在通讯录中存储涉密人员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
2.不拍 不传
不使用手机拍摄、处理国家秘密;不传输国家秘密。
3.不带 不用
不将手机带入涉密场所和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不启用手机的远程数据同步和位置服务功能;
不使用境外机构、境外人员赠送的或其他来路不明的手机;
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使用的手机应经过必要的安全检查,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停止使用并立即报告,送指定地点维修。
为国保密,当是人人应尽之责,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自觉做保密行动者,自觉当保密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