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蓝图绘到底,乘风破浪勇向前。2021年,在党工委坚强领导下,安康高新区组织群团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新时代组织路线的高新路径,紧扣中心大局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24个党组织迈入省市标准化示范化方阵、基层党建工作质效提振;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被提拔重用、干事创业劲头提振;大刀阔斧改革考核机制、干部员工精气神提振……一个个“提振”高频词串起过去的一年。
铸魂赋能,凝聚起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
依托牛蹄岭战斗遗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等11个省市级党性教学点,持续深入开展党性教育178场次,提升学习教育感染力和穿透性。通过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观看《古田军号》《第一大案》等45部重大党史题材电影,铭记历史、坚定信念。高标准谋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高质量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构建起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形态。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精心部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教育实践活动,扛牢压实党史学习教育职能职责。县级领导制定《破难计划书》,扎实开展破题解难工作,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落地见效。各基层党组织建立“干部群众最操心的十件事”台账,清单式管理推进,让为民办实事呈现新的“打开方式”,690余件干部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
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回顾光辉历程,汇聚奋进力量,表彰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6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50名新党员代表和全体党员在鲜红党旗下,句句铿锵、字字有力。举行“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群众性文化活动,16首经典红歌颂扬党恩、礼赞新时代。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盛况,全面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热潮。
分层级、分领域开展“两优一先”推选表彰活动,1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省委表彰,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3名优秀共产党员受到市委表彰。向健在的党龄达到50年、一贯表现良好的189名老党员代中组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走访慰问100名获得党内表彰过的党员及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各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以“迎建党百年华诞 展高新党员风采”为主题的演讲大赛、知识竞赛、快闪MV等活动,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高质量完成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353名,平均年龄44岁,同比下降5.5岁,新进117人,新增大专及以上学历62人,实现新进、学历、一肩挑比例和年龄结构“三升一降”目标,一大批素质优良、干事创业、群众公认的“双好双强”干部进入村级班子,换出了干事创业新气象。
按照市、区党代表换届选举程序规定、资格条件和代表构成比例等要求,以党委、党总支为单位,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酝酿推选,分别召开党代表会议和党员大会,选举出席安康高新区第三次党代表会议代表118名,推选出席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4名。
固本培元,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更加坚强有力
党建引领城乡融合发展势头强劲。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村、居、企交织分布,产业园区、商住小区、移民搬迁社区等新型社会空间形态大量出现实际,通过织密“四级贯通”组织体系、完善“五治融合”治理体系、搭建“精准多元”服务体系,新成立张湾、徐岭2个社区党委,精准破解新型社区小区治理难题,“红色物业”赋能拆迁安置社区治理经验被《陕西日报》专题报道。
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动态“清零”工作。深化“六个一”措施下硬茬整顿提升2个村党组织。对秦巴众创科技党支部等3个“僵尸型”“空壳型”基层党组织进行清理。举办“525”发展党员程序专题培训班,全年新发展党员320名,10个发展党员工作滞后党组织被组织约谈,对1年及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支部实行“四色管理”,党员“空白支部”全部清零。全面推开排查整顿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工作,组织职能部门对2600余名农村党员进行联审,坚决对工作中发现的政治上不合格、想混入党内捞好处的党员进行除名。
心中有大局,肩上有担当。坚持把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互融互促、同频共振,为接连打赢疫情防控、防汛减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攻坚仗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年初辖区出现境外返乡确诊病例后,160余名党员火速下沉一线,临时党组织迅速建在防疫最前沿,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红色防线”,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链条、防止扩散蔓延,3700余名党员、72家非公党组织捐赠防疫款物669万元。
焊牢责任链,夯实支部联。突出以“老联新、强联弱、大联小、企联村”为重点内容的结对帮扶模式,全域推行“三联”工作机制,24个内设部门、84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与51个托管村结上了对子、交上了朋友。探索创新党员联系群众机制,1300余名农村党员挂标牌、亮身份,晒公示、践承诺,成为实施“321”基层社会治理党员联系群众主体,一本本厚重的民情日志进一步拉进了党群关系。
注重顶层设计。围绕落实市上人才人口政策18条配套政策文件,建立完善党工委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制定出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对各类人才所在企业和专利授权个人给予政策奖励。成立全区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高端人才、科技资源和创新平台竞相涌流、蹄疾步稳。
提质服务保障。建立健全高端人才、返乡创业人才信息库。组建高级人才服务中心,配齐配强班子,打造管家式配套服务,全程保障人才相关住房、户籍、就学等政策落实。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在观岭小区和富家河、居尚、花园沟社区挂牌设立人才公寓,提供装修“拎包入住”人才公寓261套,兑现高级人才公寓25套、总建筑面积5618.8㎡、总价值4424万元。
科学精简指标。围绕“考什么”,紧跟考核新导向,突出质量效益考核、强化重点项目考核、基层党建考核,创新建立共性指标、个性指标、主观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广大干部按照“指挥棒”跑、跟着“红绿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