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高新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目标,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投入,调整优化布局,加强素质教育,取得了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学设施、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区域教育水平实现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19所,幼儿园17所,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2269人。2019年11月,安康高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组验收,全面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
提站位、强组织,优先发展教育不动摇。安康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全区教育工作大会,定期研究解决教育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制定了《安康高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纳入涉教部门综合考核范畴,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把完善教育督导机制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选聘责任督学,并坚持问题导向、以查促改、以评促建的工作原则,对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创建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轮次督导,有力助推了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优预算、重投入,倾力保障经费不折扣。积极协调财税、发改委等部门,实施教育经费保障工程,依法落实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建立健全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投入责任,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切实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13年至今,公共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连年增长,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连年增长,公共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连年增长。
夯基础、补短板,持续优化布局不松劲。根据安康高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教育发展需要,制定了《安康高新区中小学校点布局规划》,坚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预留教育用地,实现了教育用地得到优先保证。2015年至今,累计拿出800余亩土地,投入30.3亿元用于校园建设,累计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达35万平方米。汉滨初中高新校区、高新四小、高新六小、安康市一小高新校区建成投用,高新二小、高新三小等学校运动场及其附属工程建设高标准完成,形成了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合理优化、比例适当、规模适度的教育体系。同时,持续改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备,对全区各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摸底测算, 2018年、2019年两年共投资1000余万元,为学校按标准采购了教学仪器、教学设备、图书、电子图书、数字资源库等设备,实现了校园局域网和优质教育资源“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
出实策、亮实招,全力促进公平不懈怠。落实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考评管理,完善辍学劝返、任务销号、专项督查督办、学籍管理制度,规范流转手续,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保障进城务工子女人员子女入学,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户籍学生同等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同等接受优质义务教育,对务工随迁子女按照入住社区管理办法就近划分学校入学,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确保一个不漏全部入学。同时,加强特殊教育保障力度,对三类残疾儿童严格执行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协调进入阳光学校等措施,形成了特殊群体入学保障体系,全区随迁子女、留守儿童、三残儿童、贫困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