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高新区作为引领全市发展的核心阵地,辖区企业数量多、人员流动大,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阻断病毒传播风险,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同时降低疫情对建设发展的影响,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贯彻中省市关于复工复产有关规定,缜密制定措施,严密监督落实,紧扣“六个必须到位”,组织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主体责任必须到位
按照“领导包抓、行业监管、企业主体”的要求,形成了包项目、联企业、管行业必抓疫情防控的网格化责任体系,督促企业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统一由法定代表人担任组长,在完成员工排查、消毒监测、信息日报和物资储备等疫情防控制度建立和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复工复产申请备案,经主管部门现场核查,确保防控措施到位且无漏洞的前提下,方可复工生产;凡员工排查不到位、物资准备不充分、措施落实无保障的企业和项目,一律要求暂缓复工复产。
指导企业认真排查每一名员工及其亲属假期流动情况和健康情况,重点排查是否去过湖北等疫区,是否接触来自疫区人员,建立详实准确的员工信息登记表并上报行业主管部门,复工复产人员中不能存在疫情隐患的四类人员(湖北籍,疫情发生后去过武汉等疫区的人员,与确诊患者接触或与之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接触的人员,存在发热、咳嗽、感冒等症状的人员);对承担有市政保障、骨干道路、物资生产保障的企业,在确保员工均为本地人员且分散作业的前提下,指导企业进行复工生产。
防护物资是保障员工生命健康的必须品。一方面,指导企业做好各类防护物资储备,加急采购口罩、测温仪、医用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保障复产复工后员工健康防护需要;另一方面,对无采购渠道的企业,由包抓领导和主管部门积极想办法帮助企业给予协调解决。兴安粮食、最安康生活超市、威尼斯酒店分别承担着疫情防控时期大米等粮食加工、市场供应和高新区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食宿保障等重要任务,行业主管部门紧急协调了一批口罩、酒精和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及时保障了员工防护用品需求。
组织企业复工生产前对厂区的办公场所、生产车间、食堂宿舍等重点区域进行消毒、通风,严格要求员工佩戴口罩,并在厂区公共区域设置废弃口罩收集容器,对使用过的口罩统一回收,规范处置。每个厂区设置一个进出通道,按规范设立监测点,安排专人对进出车辆进行登记,严格管控人员往来,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设立独立的“留观室”,一旦发现发热、咳嗽、感冒、呼吸困难等异常人员立即留观、立即上报,按照疫情防控规定要求和流程进行处理。
建立信息日报制度,企业安排专人通过微信等方式每日向主管部门报送情况,主管部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在疫情防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包抓领导、责任部门每天深入工地、厂区和车间进行督导检查,对重点工地、员工人数较多的企业派人蹲点监管,现场督促企业落实好各项联防联控工作措施,及时掌握企业防控存在的不到位和漏洞等问题。对不配合、不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的工地和企业,实行一律停停工整顿,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用最严密的措施、最严厉的惩处,筑牢企业疫情防控铜墙铁壁。